行業新聞
江蘇迪邦:加快技改 銷售收入增勢迅猛
.jpg)
.jpg)
湯國剛的自信來源于他和他的團隊對時局的把握。隨著08年金融危機爆發,與很多企業一樣,迪邦的國內、貿易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,其中貿易一塊,在08年以前,迪邦出口值接近2億,但09年只有8000萬,跌幅超過70%,09年底,企業外貿出口逐步恢復。湯國剛說,金融危機帶來了企業運轉機制的變化,從原來的小批次大批量變為多批次小批量,使得企業更加注重人力資源與技改。迪邦三星注重產品品質的提高,加快產業升級與科技進步,注意環保和節能減排。
湯國剛告訴記者,07年,他為企業提出口號:“三年達到國內先進,五年達到水準”,而實際上08年久已達到了國內先進。09年12月底,迪邦三星“三鑫SANXIN及圖”商標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馳名商標認定。
在技改方面,去年軸承一塊投入3000萬元,紡織一塊投入2000萬元,今年將分別投入2000萬和1500萬,爭取機器性能的提高和工人勞動強度的減低。如軸承車間要改造成為集中供水油氣,做到原材料的循環利用,雖然一個車間改造成本要達到600萬,但湯國剛認為是值得的,“要增強競爭力,提升產品品質,技改Z能體現競爭力與品質。”
一方面是技術改造,一方面是員工福利。迪邦積極提高員工待遇,以此留住人才。迪邦普通職工的工資,在不加班的情況下,能保證達到2500元,湯國剛說;“新工人進單位,我們實行車間主任傳幫帶制,培養出能上崗的車間主任可獎2000元;我們實行8小時工作制,加班另計,高的能拿到三四千元,工資水平在本地處于領先地位;職工宿舍里正在考慮安裝空調,這是從生活上關心職工,因為只有這樣,工人才會感受到自身的價值,愿意留下來工作。”
此外,迪邦還注重培養工程師、技工,作為“核心人才”,迪邦加大對他們的“投資”,去年下半年,迪邦投入不小于50萬元,專程到洛陽工學院、洛陽軸承研究所等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進行對接、學習活動,聘請工程師到迪邦兼職。
“不進則退”,湯國剛說“現在是一體化的市場經濟,沒有一個企業家靠守舊就能守住企業”,按游戲規則做,而不是進行低水平的重復,是湯國剛的治企理念。正是靠這些,迪邦取得了今年的“開門紅”。(武進網)
發布時間:2010-03-05